院士、大师齐聚成都,共话建筑碳中和、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活新体系 ——2021(第十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纪实 |
2021-05-25 |
我司委派超低能耗建筑与产能建筑研究中心主任田山明同志参加了第十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
本届会议主题为“聚焦建筑碳中和,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新体系”。会邀请了400多位权威专家,设49场专题论坛。同期举办的“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将展示国内外绿色建筑、立体园林建筑、智能建筑、健康住宅、建筑节能和绿色建材等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产品和应用实例。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逐渐建立。在当前“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已成为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在他的主旨报告“城市‘碳中和’与绿色建筑”中表示,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场,以城市为主体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有利于因地制宜布局可再生能源和碳汇基地,同时更能有效引导城市由过去唯GDP竞争转向GDP与减碳双轨竞争模式,使城市间的低碳发展具有极高的效率和动能激励。绿色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体现了节能、节水和节材等特性,全面实施绿色建筑将为城市“碳中和”提供重要贡献。同时,他指出,将风能、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通过城市有机物发电、地热与地质储能,以及立体园林建筑、“鱼菜共生”等模式,可发挥综合减排作用,助力城市“碳中和”。
发展装配式建筑对降低建筑业碳排放有巨大作用,“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建筑周期缩短约三分之一;钢板材的使用能减少混凝土用量约50%;建筑垃圾大量减少,钢材可循环利用,是一种有效的绿色建筑。”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曹彬老师演讲的《个体热舒适调节策略研究与应用展望》,通过对室内大环境与个体小环境的热舒适度的分析,让人眼前一亮。提高大环境的温度,根据个体需求,通过局部送风,降低个体环境的温度,这对降低建筑整体能耗有极大的作用。
本届绿建大会也有多项规范、标准及导则举行了发布会,例如:由清华大学、万科和微软中国主编的国内首个《智慧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布。
为了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中德政策对话与行业交流,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作为德国联邦企业、中德城镇化伙伴关系项目的执行机构及本次大论坛的主办方,举办“中德合作论坛-中德低碳建筑技术交流论坛”。 此次论坛将就中德两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零碳建筑领域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提供信息与交流平台,推动中德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建立联系,加强建筑节能领域的交流合作。多家德国科研机构和中方从业人员将参与本次会议,并在现场发言。
这一场大会,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在建筑领域的革新创变。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逐渐建立。在当前“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已成为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科研技术的深入,绿建技术应用于医院、学校、住宅、商场、机场、轨道交通....将会越来越贴近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建学总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