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孩子们的大玩具”幼儿园 |
2024-08-20 |
每年一届面向全球所有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工程师、专业规划师、创意事务所、设计工作室、建筑商和房地产公司开放的ICONIC AWARDS建筑设计奖,旨在通过一项独立的建筑及设计赛事表彰跨学科互动的杰出范例,致力于发掘全球优秀的建筑项目、创新的室内和产品设计,促进建筑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
任天建筑师获奖的项目是位于浙江临海的协成幼儿园。任天以“孩子们的大玩具”为设计理念,采用波浪形态,与山体形成呼应,引入阳光、风和植物,让孩子感受四季交替自然变化,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自然感知力以及艺术创造力,建立起一个尊重天性,发展个性,培养灵性的幼儿教学空间。
首席执行官卢茨·迪超特先生与任天亲切交流了对于这个项目的设计理念与思考,并称赞了任天以孩子体验感为优先的儿童观设计思路。事实上,幼儿园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好把握,因为幼儿园的孩子与建筑师的年龄相差最大。任天表示,大众对幼儿园的印象很刻板,幼儿园一定是浓烈的、鲜艳的,或者有各种具象的卡通形象,但他并不希望设计一个故意低幼化的、七彩的幼儿园,孩子创造力不该局限在具体符号上,它本该是温和的、协调的,能激发孩子探索欲的一个空间。
打破自然与建筑的隔阂 新建的12班大洋幼教集团协成幼儿园位于中国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可容纳360名3到6岁的幼儿。将绵延无尽的海洋和热烈温暖的太阳花引入园区,在这片浪中,建筑犹如一艘船,承载着孩子驶向未来。 逐层退台,阶梯状的立面提高了视野的通透性,同时与后方山体形态形成呼应:波浪形态引入大量阳光、风和植物,融入生活空间,为孩子构建起一个放松、安心的学习环境,同时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培育身体机能。 作为园舍重要的自然要素——太阳花屋顶种植池不仅具有调节室内湿度、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可以作为课堂延申外的自然教室。孩子们通过与自然植物、花草和昆虫的近距离接触,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拓展对自然世界的认知,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促使孩子们发展观察、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感知能力。
扩大的交通空间模式 受制于特殊的梯形用地,设计上打破传统幼儿园的单一化空间形态,将交通空间扩大为以不同设计主题为线索的室内外活动空间:扩大尺寸的折线形活动走廊形成交往空间、交通空间的局部扩大为厅作为室内公共游戏活动空间、在室内外都布置儿童滑梯上下连接不同的楼层,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场地。
教学单元仍采用标准化的活动单元式,逐层退台布置,既有内部各尺度不一的室内活动场所,外部又设置各班相互融合的室外活动空间。各幼儿室外活动空间用“小道”分隔空间,弱化班与班之间严格的界限,形成可以融合的、较为开放的空间关系。大量的半室外空间,柔化了交通空间和活动空间的边界,把幼儿活动区合为较大的空间,不同班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在班班之间相互走动、交流,共同游戏,满足幼儿的探索欲。幼儿园一层~三层南侧大程度留出可以供人(幼儿)聚集和停留的场所,营造生态的教学活动空间。 Affordance理念下的多维童趣空间 Affordance"(目前应用广泛的翻译为“可供性”)最初由著名的生态心理学家詹姆斯 ·吉布森提出‘'Affordance'’理念跨越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二分法”之说 ,用于说明“动物与环境之间可以直接知觉的行为关系。在环境设计领域,Affordance由环境提供给使用者的功能元素组成,受人的能力与环境属性共同影响,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运用"Affordance"理念引申到幼儿教育环境的设计中,即让环境的营造提高促发幼儿行为的可能性、丰富隐含在环境中的教育属性。幼儿教育空间环境不是单纯指组合成空间的所有物质,而是教师、幼儿以及环境中的事物相互融合的关系总和。空间中幼儿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感知到环境中的可供性并能依此产生行为,在通过自身感受感知环境的过程中发现新的可供性。 在幼儿园中有很多能够培养孩子们感性认识的有意思的 “小空间”。如特意设计一些隐蔽在角落的空间或者只有孩子们能站立玩耍的低矮空间,这些属于儿童自己的小天地很是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依据小孩子的天性,加入孩子才能进入、通过、使用的小屋屋、小洞洞、小攀壁,在探索发现有趣空间的同时,锻炼幼儿时期各种行为的运动需求,这些看似“小”的设计可以增加孩子们对世界的独立探索欲望,在这些独立小空间中与其他孩子互动,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除了设计适合儿童尺度的小空间,公共空间也同样重要。作为所有孩子们会共同利用的公共空间如图书室,除了满足借阅图书的功能,在空间设计上设计了圆形的平面布局和书架及图书摆放、提供孩子们可躺可坐可跨越的多样阅读空间,让图书室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在中间核心中庭以及南北两个小中庭设置屋顶天窗,良好的采光为孩子们创造了明亮整洁的环境印象。同时,在核心中庭设置的滑梯、攀岩、坐坐马等设施使孩子们对每一天的园舍生活更加充满期待,减少了可能的恐惧感。 “开放式”幼儿园教育模式 “开放式”幼儿园教育模式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被实践证明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幼教模式。现代幼儿教育理论(“蒙台梭利法”)认为,不同年龄幼儿的交往活动有利于其心理成长、知识增长、社交能力的培养。幼儿园应该提供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交往活动的空间,创造有利于不同年龄幼儿在一起活动的机会。此模式下,幼儿园建筑空间需要突破分隔、封闭的格局,强调既分又合、灵活多变,并且要重视公共活动和交往空间的创造。
交通空间扩大为幼儿交往空间的模式,兼顾国内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方式和幼儿“开放式”活动的需要。班教室外的走廊空间扩大、加宽,在班以外形成公共活动区域,与传统的“幼儿活动单元式“空间模式相比为幼儿提供了自主选择游戏空间的机会,前者弱化了班班之间的界限,为不同班的幼儿之间交往创造了机会。对于“开放式”幼儿教育的要求,这种做法虽比较保守,但仍属于单元式空间模式,在现实落地中更容易被接受。
杭州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