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专业背景是土木工程,但是他对建筑学的贡献永远大于他对自身专业的贡献。他成为建筑学的理论家,对国际建筑学发展的研究和取得的成就,是我輩建筑人比不上的,包括我自己。出版的许多著作都具有极强的思想性、理论性、超前性和针对性,因而具有现实的指导性。他对促进我国建筑与世界接轨作出了卓越贡献,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20次国际会议即北京会议能在北京顺利召开,並成功发表了引领建筑未来的《北京宪章》,都有我们张先生的巨大功劳。去年出版的《20世纪 世界建筑精品 1000》一套10本巨著张先生就是中外二个主编之一,並親自翻译,其工作量可想而知,这就是一个例证。这套巨著还送给我们一套,乘此机会再次当面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与张先生也是有缘的,像我与许总一样,也是校友,也曾在同一学府学习工作。张先生大学在美国MIT学习,1951年在MIT毕业回国工作。30年后,1981年我作为访问学者去了MIT ,学习工作一年。所以我们也可说是校友。特别是我在MIT结识了 《SAR》理论的創立者哈布瑞肯教授,接受了他的理论,回国后,为适应我国住房制度将要改革的社会需要,我应用SAR理论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支撑体住宅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並在无锡建成了一个组团的试验住宅,建成后首先就得到部和学会领导的认同、支持和鼓励,安排我参加北京的中法社会住宅研讨会,中国建筑学会广州年会,向国内外学术界推介,建设部住宅局和全国住宅设计网特发给奖励,获建设部首届住宅优秀设计創作奨。后又推荐绐联合国人居中心 ,获得联合国人居中心荣誉奖,又发給个人创新之星奖,又推荐给印度建筑学会,在印度建筑学报发表。这些都与张先生的支持分不开的。
张局和许总不仅在事业上是我们的引领者,而且在人生的路上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你们九十华诞,我要跟着你们,向你们学习,一道共享遐龄,寿满天年。
鲍家声
2021.04.24
T:010-64652580/81/82/83
E:jianxue@jxaedi.com
T:010-64652580/81/82/83
E:beijing1@jxaedi.com
T:010-88367227/28/29
E:beijing3@jxaedi.com
T:025-86816101
F:025-86816110
E:jiangsu@jxaedi.com
T:021-62093987
E:shanghai@jxaedi.com
T:020-81215790/91/92 13631345605
E:guangdong@jxaedi.com
T:0755-26434516/26
F:0755-26433522
E:shenzhen@jxaedi.com
T:022-23593436
F:022-23593436
E:tianjin@jxaedi.com
T:0571-87858428
F:0571-87858428
E:hangzhou@jxaedi.com